由頭
——————————————————————————————
1、車庫已死,有事燒紙,不會總發(fā)文了,就不單獨開車庫了,合在這里吧。
2、說起二手車,大部分人的主觀感覺應該都是“水很深”,其實多是猜測,實際情況怎么樣,還得自己親歷,當然各地的情況肯定不同,個人經歷適用于京津冀地區(qū)。
3、個人買二手車的原因:
首先是……沒錢!
其次是沒錢還不想隨便買個廉價車開,此處的廉價非專指價格,而主要是指行車質感,個人喜歡扎實硬朗緊繃一點的,還有外觀要符合個人喜好,得有設計感,盡量不中庸。
再次是二手車性價比高,有個淘的樂趣。
4、初步預算5萬封頂
5、車型范圍,合資小型車
此車就是個人用車,9成時間自己用,小型車體型正好,一般小型車1.3/1.5動力,和車子大小也匹配,偶爾多坐幾人,空間也無傷大雅。
6、個人理想的二手車來源
首先是親戚朋友同事等的淘汰自有車,知根知底,只要車型、價格合適,一切ok。
二是4S店誠信二手車,大部分情況車況可以,理論上應該可以杜絕大事故泡水之類的大問題,不過價格一般較高。
三是通過網(wǎng)絡或者購車平臺等得到的個人車源信息,需對車況加以鑒別
四是二手市場販子手里的車,相對而言比較魚龍混雜,光鮮外表容易迷惑人
總結就是,可遇不可求!
7、有了上面4、5點的限制,加之國內小型車市場最近幾年萎縮的厲害,可選車型其實就很明確了,大街上最常見的就是polo和飛度了,這兩個車型呢,選它們基本不會錯,不過,保有量大也意味著價格堅挺。而且從主觀感情上講,個人對大眾近年在國內的車型各種簡配不能接受,現(xiàn)在的polo和剛引入國內的四眼版差距還是挺大的,5萬內買個車況年頭都靠譜的polo還真不容易。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傳說中的歐系車年頭長了小問題多的說法,雖然自己并沒有長期開歐系車的經驗但是心里卻是是接受這一論調的。
其他常見的飛度、晶銳(可以看做polo換殼版吧),雨燕,嘉年華,愛唯歐,K2等就不一一詳述了。
買車
——————————————————————————————
8、對應第6條的車源由來,說一下遇到的幾個車
第一種,沒遇到過,通過朋友介紹過一個雨燕一個馬2,都是各種原因連車都沒看到過。
第二種,大眾4S店剛回收的polo,三年三萬五千公里,手動高配,四氣囊,導航,保養(yǎng)記錄保險記錄全給查了,開價6.1萬,給5.8萬都不賣,據(jù)說不會低于6萬。
第三種,瓜*人*等二手車平臺常看,但是感覺都不是很靠譜,販子裝成個人的情況挺多,純屬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看車經歷,而且收2500的交易費感覺比較黑。據(jù)說,這些平臺所謂的上百項檢測也就是靜態(tài)看看,打火原地聽聽,這些對于熟悉某款車型的老司機,其實也能做到。
第四種,抽了2個周末逛了二手車市場,polo最多,價格在5-6萬之間,雨燕在4-5萬之間,其他車型都很不多,不太好對比。總之沒有一見傾心的。
9、因為急于用車,不能再追求可遇不可求,二手沒合適的,準備買新車,1.3雨燕最低配裸車3.8萬,上路4.5萬應該搞定了。
這時在之家二手車版塊看到一個人車信息,11年手動嘉年華低配4.2萬公里,初步交流后覺得人還不錯,決定去看車,約了時間晚上6點去的,先看了外觀,前后杠噴過柒,2個后門及前機蓋有較長劃痕,輪胎磨損有點厲害,內飾保持非常好,機艙里看了縱梁,減震塔頂和各種管線、螺絲之類,基本判斷前方沒有較大碰撞。然后就是實際試車,動力系統(tǒng)沒感覺有什么瑕疵,比較平順,換擋剎車都正常,本著可遇不可求的心態(tài),不墨跡,4.1萬成交。
ps:會考慮年頭稍長的嘉年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本質上是一臺馬2的換殼版,自認為日系質量穩(wěn)定性會好一些。至于馬2,現(xiàn)在本地大街上看到的概率比觀致強不到不到哪。
10、本地二手車過戶費用160,找黃牛代辦100,260搞定,因原車主保留原車牌(字母為他的名字縮寫)所以必須新上牌照,當天搞定。
11、車基本情況,出廠11年4月,上牌當年5月,里程4.2萬,有交強、商業(yè)險過期。手動時尚版(應是當年最低配),15寸鐵輪轂,和風云2一樣185/55/R15的冷門型號胎,韓泰。前后霧燈,雨刷齊全,前雨刷膠條撕裂,已自行淘寶解決。4氣囊,駕駛座高低可調,電動后視鏡無加熱,駕駛位玻璃一鍵升降,后排4/6放倒,窄備胎。漆面有3、4處較長劃痕。
用車
——————————————————————————————
12、此車已開3000公里以上,存在問題有
一是速度80以上剎車有點抖,不明顯,且發(fā)生幾率隨機,并非次次都抖,看相關論壇反映似乎是通病,剎車盤做光盤可減輕或解決。
二是輪胎磨損較為嚴重,且有一胎慢撒氣,一周左右最好補氣一次。索性定了鋁合金輪毅和4條新輪胎,正在運輸途中。
三是方向助力在非常稀少的情況下會有瞬間很輕的狀態(tài),就是很難察覺的不均勻狀態(tài)吧,應該不是故障,看來電子助力和液壓系統(tǒng)還是不同風味的。
四是打火后怠速較高,要維持一會才能降低。換了30的機油未見改善。
五是原車主改了氙氣燈,但是圖便宜沒加透鏡,燈光散色溫高,老被對面車提醒,準備拆掉恢復原車。
13、優(yōu)點
一是車況保持的比較好,行車動態(tài)很整,不管底盤還是內飾都沒有雜音
二是整體隔音震動控制的較好,在這個級別的車里應該算是不錯的
三是1.5動力雖然有點對不起嘉年華這個運動車型的名頭,不過市區(qū)用車還算夠用,而且發(fā)力很均勻,從1500到4000以上發(fā)力很平順,沒有明顯的動力介入或者衰減的感覺。變速箱的寬容度也較好,比如三、四十邁的速度,2、3、4檔都可以開的比較從容,這讓常年受虐于奇瑞低轉低扭的我十分受用。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