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MC5行駛里程已有1500公里,按理說已經(jīng)完成輪胎磨合,進入穩(wěn)定的最佳狀態(tài),可以應(yīng)付激烈駕駛了。作為福克斯車主,那顆被壓抑了兩個月的騷動的心,是不是該釋放一下?
答案是肯定的,只待一個機會。
昨晚,機會來了!
時間:2013年8月22日22:30
地點:大連市濱海路 北大橋—星海廣場
長度:9公里
車型:??怂?008款 三廂2.0AT 未改裝
輪胎:馬牌MC5 205/55R16 冷態(tài)胎壓:前255KPa/后230KPa
載重:單人(體重90KG),尾箱雜物10KG,半箱油,有備胎
測試路線:見圖
因為是深夜,手機照相效果極差,就不提供真相照片了,網(wǎng)上找的圖片看看效果吧:
濱海路是雙向兩車道,總寬只有6米,木有緊急停車帶。但每隔一兩公里會設(shè)置臨時停車區(qū),效果見圖。
雖然路寬有6米,但可供利用的的寬度不足3米,原因有三:
1、路中間那條黃線是帶有警示裝置的,密布原點狀突起,??怂沟穆犯心愣模咚賶荷先l(fā)出一種高頻的“嗡~~”聲,這種聲音會讓我牙齒發(fā)酸、身上起雞皮疙瘩,所以我盡量不壓到它。
2、路邊牙石高度超過10CM,而且非常垂直,立面非常不光滑,不小心蹭上的話鐵定爆胎。
3、這段路盲彎很多,路燈也比較稀疏,視野不好,而且對面會有來車。
濱海路大部分限速30公里,中間大直路部分限速60,測速探頭只有兩個(我當(dāng)然知道它們在哪里)。全程手動選檔,除大直路3檔以外,其余路段最高2檔,轉(zhuǎn)速控制在3000~5000。
基于以上原因,加上本人駕駛技術(shù)的局限,談不上真正的激烈駕駛,只是“爽了一下”,沒敢追求游離于極限的快感,全程只有3、4次響胎,都是推頭。
是的,過程就是這樣,文筆所限,寫完了。不管你看得過不過癮,反正我寫完了。
——————————————THE END——————————————
等一下!先別扔磚頭,我本來要寫的就不是飆車故事,而是輪胎感受,下面才是正題:
還是按MC5“性格分裂”的特點來說:
靜音性能:磨合結(jié)束后胎噪有所升高,這只是我的感覺,實際情況可能是我的耳朵更靈敏了。兩個字“靜肅”,靜音性能給5顆星。作為對比,NCT5新胎可以得到3顆星/舊胎2顆星,米其林X-ICE2(冬季胎)也有5顆星。
舒適性:仍然有那種“粘性”的感覺,好像輪胎表面有一層緩沖膠一樣,可以有5顆星。作為對比,NCT5新胎有4顆星/舊胎3顆星,米其林X-ICE2給5顆星。
補充說明:因為不喜歡MC這種“過分舒適”的感覺,我用了一周的時間反復(fù)調(diào)整胎壓,由最初的前240/后220,最后定格在了前255/后230,總算找回了一些路感。
干地抓地力:給4顆星吧,距離我的期望值還有點距離。作為對比,NCT5新胎4顆星/舊胎3顆星,米其林X-ICE2給3顆星。
濕地抓地力:也給4顆星,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跟干地有區(qū)別。作為對比,NCT5新胎有4顆星/舊胎1顆星(是的你沒看錯,只有1顆星),米其林X-ICE2能給到4顆星,干濕地沒有明顯區(qū)別,因為它干地只有3顆星,基礎(chǔ)太低了。
路感溝通力:即使將胎壓調(diào)高到了255/230,其路感仍未讓我完全滿意。下面給一張廠家建議胎壓表,大家可對照看一下,我這個胎壓有多高。
因為已經(jīng)完成磨合,方向盤反饋力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是偏輕的。
非激烈駕駛時,轉(zhuǎn)向系統(tǒng)仍可用“輕靈”來形容。
與上篇庫文心得不同的是,激烈駕駛時,反饋力度已不那么“怪異”,而是隨著側(cè)向G力線性增加,反饋細節(jié)也是線性增加的,引用YYP的評語就是“已經(jīng)頗能博得一些好感”。
路感溝通力給4顆星吧,雖然大幅提高胎壓,但仍談不上完全滿意。這已經(jīng)比上一篇庫文的3顆星有了質(zhì)的提高(那時胎壓是240/220)。作為對比,NCT5無論新舊胎都能有5顆星,X-ICE2只有2顆星。
胎壁支撐力:在高胎壓的“力頂”下,輪胎整體支撐力有所提升,側(cè)傾已經(jīng)不那么夸張了,但距離“滿意”仍然相去甚遠,給3顆星吧。NCT5和X-ICE2都能給到4顆星。
燃油經(jīng)濟性:首先,我承認我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準(zhǔn)確,所以此項指標(biāo)僅供參考,不作為最終評級依據(jù)。
既然不作為評價依據(jù),為什么還要大篇幅寫呢?請您耐心往下看:
燃油消耗量以車載電腦為依據(jù),并修正,修正方法如下:
1、輪胎直徑:205/55R16剛性車輪直徑為205*55%*2+25.4*16=631.9mm。車速表、里程表、車載電腦均以此為計算基準(zhǔn)。
2、因為輪胎彈性的存在,無論新舊車輪,當(dāng)量直徑減2%(暫估值,對結(jié)果影響不大)。則彈性車輪油耗應(yīng)該在電腦讀數(shù)基礎(chǔ)上+2%。
3、新胎紋深度7.1mm,舊胎紋深度1.0mm,則剛性舊車輪直徑=631.9-(7.1-1.0)*2=619.7mm(約少2%)。故舊輪胎燃油消耗量應(yīng)在新輪胎基礎(chǔ)上+2%。
注:上述計算方法也適用于計算速度表、里程表誤差。
換胎前的1000公里,車載電腦顯示平均油耗為12.6L/百公里、平均時速17公里,換胎后并調(diào)整胎壓以來的的1000公里,車載電腦顯示平均油耗為12.2L/百公里,平均時速16公里。
奇跡發(fā)生了是嗎?同一個人、同樣的駕駛風(fēng)格、同樣的負載、同樣的時間段、同一條駕駛路線、路況還要稍擁堵一點的情況下,百公里油耗降低0.4升!別急,這還是沒修正過的,修正過以后的油耗降低了0.7升?。?!
你猜,我要迫不及待給它5顆星嗎?
不!請理智一點~~~
我分析,功勞主要來自于高胎壓。
既然高胎壓帶來的節(jié)油效果如此明顯,我用NCT5的時候為何不用高胎壓呢?朋友,在熔爛路面上240/220已經(jīng)是我能忍受的最高胎壓了,跑高速時我胎壓都是調(diào)到260/260的,所以高速公路平均6升左右的油耗,高胎壓也是有汗馬功勞滴。
MC5真正具有建設(shè)性的成就,是它的舒適性,255/230的胎壓仍可忍受,而且不是我能忍受的上限。等炎熱的夏季過后,我還會繼續(xù)調(diào)高胎壓。
所以,雖然它只起了間接作用,燃油經(jīng)濟性還是要給它4顆星。同樣能忍受高胎壓的米其林X-ICE2,一般調(diào)到260/240,油耗卻比NCT5還高,所以只能給2顆星。NCT5給3顆星吧,只是個參考。
最后,山寨一下新車評
總體評價:
馬牌的MC5是一款綜合性能不錯的均衡性輪胎,除了胎壁支撐力較弱,你幾乎找不到什么明顯的短板,而且具有比較突出的靜音和舒適性能。之所以總體評價比較低,完全是因為價格太貴,推廣活動價820,真是坑爹啊!適合比較有米的人體驗。
原配的固特異NCT5,總體上也是一款綜合性能不錯的均衡胎,而且有比較突出的耐操性能,關(guān)鍵是價格相對較低 ,所以獲得眾多廠家原配胎的青睞。但這款胎磨損到一定程度以后......早點換胎吧,車廠無所謂,下游服務(wù)商和輪胎廠可是高興得很。
米其林X-ICE2是來打醬油的,本來沒它的事。不過既然來了,順便說兩句:雪地/冰面抓地力,據(jù)身邊若干車友評價,絕對是市售雪地胎最強者,沒有之一!我曾在積雪10CM的高速公路上,飚到150還很穩(wěn),車后揚起幾百米的雪塵,像拉力賽場景一樣,爽啊......價格嘛,960/條!終身包保管費、換胎費。
評價匯總
馬牌 MC5 固特異NCT5(新) 固特異NCT5(舊) 米其林 X-ICE2 (雪地/冰面胎) 靜音性能 ★★★★★ ★★★ ★★ ★★★★★ 舒適性 ★★★★★ ★★★★ ★★★ ★★★★★ 干地抓地力 ★★★★ ★★★★ ★★★ ★★★ 濕地抓地力 ★★★★ ★★★★ ★ ★★★★ 路感溝通力 ★★★★ ★★★★★ ★★★★★ ★★ 胎壁支撐力 ★★★ ★★★★ ★★★★ ★★★★ 價格 ★★ ★★★★ ★★ 燃油經(jīng)濟性 ★★★★ ★★★ ★★★ ★★
推薦結(jié)論:值得推薦
馬牌 MC5 205/55R16 91V FR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