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av社区,中字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欧美日韩精品,在线天堂中文官网,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歷史車庫

話題31225條    關注922人

+關注
話題

2010轉戰(zhàn)山西之四——常家莊園 (1)

在大同時,專門找了一個旅行社咨詢了一下,人家告訴我們,山西的大院其實都差不多,最有名是四家大院,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和常家莊園,其中喬家大院最小,最出名,常家莊園面積最大,人多點也不顯擠。我們商量后決定,7月29日,從應縣出來,直奔常家莊園。

常家莊園是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民居建筑群,建筑風格融匯南北,天人合一,規(guī)模峻整,宅第與園林渾然一體,處處顯出中國古代儒道思想,堪稱中國古典園林。近年來,常家莊園在山西晉中市榆次區(qū)東陽鎮(zhèn)車輞村名聲大振,30多部有關晉商的影視劇都在這里選景拍攝,包括《喬家大院》。

常家莊園初建是在清康熙年間,大規(guī)模的修建可追溯到雍正年間,后經(jīng)不斷發(fā)展,形成了今日之規(guī)模:占地300余畝(62萬平方米,故宮是72萬平方米),大院80余處,房屋3500余間,樓房50余幢,堡墻4公里。莊園嚴格遵循中國四合院建筑規(guī)則,內外兩進院落,中間夾閣樓分隔,中軸線布局,左右對稱,除主院外都帶有偏院,有嚴格的上下偏正之分,明顯地體現(xiàn)了儒家等級森嚴的秩序。

莊園擁有中國民居中規(guī)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祠堂,山西民居中最大的影壁。尤其是7開間的后2樓,屬中國民居中最高檔次建筑,加上143個院門、8萬平方米的園林及墨香四溢的書院,充分展示了豪賈的闊綽,巨富的威嚴,儒商的氣度,名門的榮耀,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一種高雅的情調,脫俗的境界。

與山西其他巨商一樣,常氏家族秉承著“以財取天下”的宏大抱負,萬里馳騁,四海奔波,開創(chuàng)了中歐茶業(yè)的漫漫長路,成為富甲天下的商界巨子、中國面向世界貿易的第一世家。作為其生活和精神的歸宿,常家莊園集北方厚重和南方靈秀于一身,熔儒家秩序與道家浪漫為一爐,創(chuàng)造了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神奇和輝煌。

據(jù)傳,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遷此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間,七世祖常進全開始經(jīng)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萬已、萬達,從事商業(yè)活動,贏利頗豐,逐漸使常氏成為晉中望族,晉商中的一支勁旅,開始大規(guī)模地營造住宅大院。常萬已在車輛村建“南祠堂”,立“世榮堂”,以村西南為軸心,向東、南發(fā)展;常萬達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由東向西毗連修建,成一條新街,俗稱“后街”。從清康熙年間到光緒末年,經(jīng)過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車輞整整建起了南北、東西兩條大街。街兩側深宅大院,鱗次櫛比,樓臺亭閣,相映成輝,雕梁畫棟,蔚為壯觀。共占地一百余畝,樓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間,使原先四個自然村連成了一片。有諺曰:“喬家一個院,常家二條街。”常氏宅院的建設規(guī)模當時稱為三晉民居建筑之首。

通過寬寬的拱型石橋,高高的莊園門樓步入常家莊園,我們立即就被其氣勢恢弘所折服,撲面而來是一條長達幾百米長的清代街道,從常氏祠堂開始了游覽。

當天下午,我們把車子停在常家莊園大門外的樹蔭下時,顯示當時樹蔭下溫度是40℃,嚇得我們趕快人手一把遮陽傘,但是進了常家莊園就能感覺到絲絲涼意,仿佛天氣并沒有那么熱,剛剛進了祠堂的院子,大家的遮陽傘就已經(jīng)都收起來,拎在手上再沒有撐開過了。

LD大概是1993年去的喬家大院,那會《大紅燈籠高高掛》剛剛讓喬家大院出名,慕名去參觀的人不是很多,在她看來,剛剛進入常家祠堂,她就開始評論,喬家大院真是無法與常家大院相比。

據(jù)介紹,常家莊園如果用最精練的語言來概括,其主要建筑和景觀為“一山一閣、兩軒、四園、五院、六水、九堂、八帖、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建筑規(guī)模居山西晉商各院之首,是現(xiàn)時中國民間最大的一座私家莊園。常家莊園無疑是綺麗,它的綺麗主要展示在三個方面:其一,每所方正院落的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結構的牌樓,飛檐斗拱小巧玲瓏。牌樓兩側各有磚雕花墻,婉如鑲嵌寶石的扎帶,使方正雄渾的北方庭院增添了畫龍點睛般的南國園林秀色。這牌樓花墻將正院隔為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多種形式,具有獨特風格;其二,院落之間與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園、菜園,有小門與正院相通。進園之后,有甬道貫通,曲折迂回其間點綴回廊、亭榭、小橋流水,或草石農舍,或奇花異葩,匠心獨具,猶似南方園林;其三,每個院落中觸目可見的磚雕、木雕、石雕和木構件上的彩繪藝術。整座建筑群體既有名門望族的宏偉氣勢,又有南方園林的綺麗靈秀,同時顯示著書香門第的古雅淡泊。

只是可惜了,現(xiàn)在偌大的一個常家莊園,真正的常家后代在此居住的已經(jīng)無幾,他們多已旅居海外。

常家莊園門外的拱橋和門樓。

常家莊園全盛時占地6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72萬平方米略小?,F(xiàn)在已存下來的,僅僅是全盛時期的1/3。莊園的門戶是按八卦設置的,現(xiàn)在進入的東北堡門(艮),能夠參觀的是最北一條街和后花園。

從里面看東北堡門。

據(jù)介紹:常家祠堂原有南常家祠堂,北常家祠堂。現(xiàn)在供參觀的是北常家祠堂,修建于光緒五年(1875年),位于北常后街東北端。修建歷時三年,耗銀兩萬余兩。這個院子寬25米,進深100余米,為七開間之寬,分為三門四進,上下兩院。戲臺正廳,游廊配房,無一不備。尤其是正廳兩側的六間回廊,布局更為精美,加之以雕梁畫棟,桃李芬芳和琴棋書畫的彩繪、雕刻做點綴裝飾,烘托出常氏家族特有的氣派與威嚴,在幽靜肅穆中平添出翰墨飄香的儒雅之氣。

祠堂對面的照壁上有磚浮雕的百壽圖,成為祠堂的組成部分。這個照壁中間凹進去,周邊雕以條式花紋,再中間有排列整齊的篆體壽字,右起豎寫格式,每行十五個字,有十六行,共有240個壽字,比傳統(tǒng)的一百個壽字多出了許多,其意何在,不得而知。

祠堂大門外邊,有一排石柱,柱頂?shù)裼惺{,將大門圍拱著。祠堂門前有兩座旗桿,其中西邊一座的底座是用漢白玉石雕成。兩旗桿離桿頂不遠處有兩個方形吊斗,吊斗原本是軍陣中用來觀察敵情和指揮戰(zhàn)斗的,在這里只是個裝飾,顯示出祠堂的等級與氣派。據(jù)導游說,一般人家的祠堂是不允許有旗桿的,只因常家是有功名之家,有一位曾經(jīng)被封為二品武將,而三品、四品、五品官員數(shù)十人,有官品的多達132人,受封的女人也多達百余人。常家打破了“富不過三代”坊間世俗,其余的后人中既有進土、舉人、秀才,又不乏書畫名家,所以在常家的宅第在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獨創(chuàng)之處,是晉中曹家、喬家、渠家等晉商宅院望塵莫及的。

門前東邊有一石碑,正文簡要記載了自軒轅以來,常家歷代有俊賢。到始祖常仲林自太谷惠安遷居于此,歷五百載發(fā)家的歷史。

門前的兩根桿子,是有說法的,可是俺現(xiàn)在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亭子不大,飛檐可真不小。

進了祠堂的大門,回頭就是常家的戲臺。每年在外做買賣的人們回家交賬,總要請上當?shù)赜忻膽虬嘧釉谶@里唱幾天戲,一來告慰祖先,常氏正在興旺發(fā)達;二來慰勞各位掌柜在外辛辛苦苦一年的經(jīng)營。有重大祭祀活動,這里也要唱戲。這座相當精美的戲樓,始建于光緒三年,歷時三年才完工,耗銀約三萬兩。向來勤儉的常家,為何要在這時建一座戲樓呢?原來,光緒三年,山西遭旱災,顆粒無收。自然災害嚴重影響了晉商的生意,常家首當其沖。這時常家已是有近800口人的大家族。這年常家不僅捐出賑災銀三萬兩,而且還拿出約三萬兩銀子蓋了這座戲樓。其實,常家蓋戲樓是有緣由的,因為當?shù)匾恍┢匠_^著小康日子的人家,即使在這樣的災年,也難以放下面子去粥棚領取施舍。于是,常家就想出了蓋戲樓的方法,規(guī)定只要能來搬一塊磚就可以管一天的飯。大災持續(xù)了三年,戲樓也蓋了三年,沒有施舍的痕跡,卻有意并有效地助人渡過了難關。下圖中間搭上板子,就是戲臺。板子下面放上水缸,可以增強音響效果。

這個院子在祠堂的跨院,相當于總賬房。每年清明這天最忙,常家在全國各地忙生意的人、分號掌柜都要來此結算一年的賬目,南、北商號各占一邊。

收藏

2013-06-09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