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公祠出來,時間尚早,決定到繁(p______________/wbr>
古代的繁塔很高,臺面寬闊,每年春天,繁臺上桃李爭春,百花吐艷,綠樹繁茂,殿字崢嶸,人們春游賞花,燒香拜佛,飲酒賦詩,稱“繁塔春色”為開封八景之一。
北宋時期,天清寺的名聲很大,與當時的相國寺、開寶寺、太平興國寺并稱為京都四大名寺。據(jù)北宋王瓘撰寫的《北道刊誤志》記載,宋開寶年間(968——975年),重修天清寺時,同時在寺內(nèi)興建了一座磚塔,名為興慈塔,也稱天清寺塔,因其坐落在繁臺上,故俗稱繁塔。繁塔的興建與鐵塔不同、鐵塔是北宋政府出錢修建的,所以建得很快。繁塔是由當時的官僚倡導(dǎo),從民間募集資金修建的,所以建得時間很長。現(xiàn)存繁塔里面洞壁上鑲嵌石刻中有建塔捐獻過錢財和實物者的姓名和年月。石刻題記表明,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繁塔才建起一個高高的塔基,到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990年),還不斷有人向建塔工程捐獻錢物。根據(jù)塔內(nèi)碑刻內(nèi)容推測,繁塔大約籌建于開寶中期,竣工于宋淳化元年(990年)以后。從籌建到竣工前后經(jīng)歷了20多年。繁塔是等邊六角形寶塔,原塔高九層,是當時開封最高的塔,這比著名的開封鐵塔高得多,至今開封流傳著鐵塔與繁塔對比的說法:“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到繁塔腰”。元末天清寺毀于兵火,九層繁塔因雷擊遭到部分損毀。后來修復(fù)繁塔時,明成祖朱棣覺得開封皇氣太重,影響自己統(tǒng)治。于是繁塔只被保留了三層,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樣子。
俺乘公交找到繁塔的時候,人家剛剛關(guān)門。說了些好話,人家讓俺進院拍了些照片,但塔里面是絕對進不去了。
一個小院,里面只有這一個塔。
塔身雕著許多佛像。
如果稍微早到一點,可以從這個門進到塔里面看看。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